网站首页 学会介绍 学会动态 社保资讯 学术园地 法与政策 会员专区 媒体报道 联系我们

专家访谈首页>专家访谈

专访何文炯:“十五五”要建设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有效率的社会保障体系

发布时间:2025-09-15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24次

  按语: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民生福祉的基本制度安排。“十五五”时期,如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文炯。

  “十五五”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将呈现三个特点  

  中国经济时报:“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哪些要求?在您看来,“十五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将呈现哪些特点和趋势?

  何文炯:“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将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一是希望社会保障制度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有效的基本风险保障,使人民群众对未来的生活有更稳定的预期,从而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积极作用。二是希望社会保障制度保持合理的运行成本,增强对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增强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全体社会成员的消费信心,为促进经济增长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为适应这一时代要求,“十五五”时期,国家需要在社会保障领域持续深化改革,建设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有效率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十五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社会保障体系将更加完善。针对部分社会成员、部分社会保障项目缺失的现实,基于社会成员的基本风险保障需要,增设若干社会保障项目或进行制度整合,使社会保障项目体系更为完备,且各项目的职责定位更加清晰,整个体系运行的效率会更高。

  二是社会保障权益将更加平等。针对社会保障在群体间的明显差异,将若干项目的实际惠及范围扩展到以农民为主体的城乡居民,将非正规从业人员纳入职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同时控制和缩小社会保障待遇在群体间的差距,将有益于促进国民社会保障权益平等。

  三是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功能将更强。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反贫困功能增强和农民等弱势群体基本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社会成员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能力将不断增强,加上社会保障筹资结构优化,尤其是用人单位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减轻,这些都将有益于经济增长。

  持续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中国经济时报: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十五五”时期,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

  何文炯:尽管我国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国家发展的目标看,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诸多缺陷,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不相适应。一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素,国民社会保障权益平等的原则尚未全面落实到位。二是由于制度设计缺陷和运行环境变化,现行社会保障体系中若干项目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三是由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缺陷,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若干项目的运行效率不高,社会保障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鉴于此,“十五五”时期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运行机制,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具体来看要实现三个“增强”。

  一是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对人口结构变化的适应性。随着少子化、高龄化趋势加剧,要充分重视社会保障领域的代际均衡,注重社会保障各项制度的长寿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精算制度,努力实现基金收支的长期平衡。同时,也要注意到人口流动加快、人户分离的现象增多,逐步降低社会保障制度的户籍关联度,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获得应有的社会保障。

  二是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适应性。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生活方式变化,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着深刻变化,没有清晰劳动关系的非正规就业者比重上升,因此要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包容性,尤其是通过改进职工社会保险制度设计及其筹资机制,使包括新业态从业人员在内的各类非正规就业者能够进入职工社会保险体系,使全体劳动者都能够获得劳动者应有的社会保障。

  三是增强社会保障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风险保障诉求变化的能力。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风险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对风险保障的诉求逐步提高,而且他们对基本保障制度公平性的诉求不断提高。因此,要按照国民社会保障权益平等的原则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严格控制、逐步缩小社会保障项目设置和待遇设定在群体间的差异,同时发展补充性保障,以满足中高收入群体的各类个性化风险保障需求。

  建设与共同富裕进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经济时报:您对“十五五”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有哪些建议?可以在哪些领域重点突破?需要做好哪些事情?

  何文炯:“十五五”期间,必须通过改革创新,建设与共同富裕进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完善社会保障项目体系。从横向看,基于国民基本风险保障需求分析,系统审视现行社会保障项目体系的完备性,增设若干基本保障项目,补齐基本保障体系短板,当前的重点是建立面向全民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和儿童福利制度。从纵向看,要保持基本保障各项目适度的保障待遇水平,增强中高收入群体参与和取得补充性保障的内生动力,同时鼓励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增加补充性保障的供给并改进服务,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二是改进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当前的重点是,改进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稳步提高老年居民的基础养老金,积极创造条件建立面向全民的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积极推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并在明晰基本医疗服务范围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基本医疗保险由基金责任封顶制转向个人支付责任封顶制;逐步增强社会救助制度的兜底功能和就业促进功能;建立社会保险精算制度,加强社会保障长寿风险管理。

  三是创新社会保障运行机制。社会保障是一个涉及众多社会主体的复杂运行系统,但目前相关主体的定位和职责分工不够清晰,因而有待厘清。从行政管理和经办服务看,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需要注重社会保障经办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和智能化,以改善社会成员的体验感。从社会保障相关的医疗服务、照护服务、培训服务看,需要建立相关的服务标准,并积极探索形成有效的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为此,需要为社会保障体系有效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当前的重点有三个:一是确立国民基本保障权益平等的理念,并落实于各项法律规范和制度政策之中;二是健全社会保障法规体系,加快颁行《社会救助法》,修改《社会保险法》;三是稳步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同时不断优化财政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投入结构,尤其是把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农民等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项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0955853       联系人:杨老师
邮箱:caoss_org@163.com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407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