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吸纳。
今年5月20日至6月20日,“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活动,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311.3万条,其中有部分意见建议涉及民政工作。本报记者近日对“学习强国”平台摘登的网民意见建议中与民政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以期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期盼及促进民政事业发展的智慧。
关键词:丰富养老服务供给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如何让老年人安心养老备受关注。本报记者梳理发现,很多网民对丰富养老服务供给提出了意见建议。
网民沙某建议,鼓励现有养老机构向社区延伸服务,通过“家庭养老床位”“智慧养老驿站”等形式提供居家照料、医疗对接等服务,切实缓解养老压力。
还有网民关注农村养老服务。“加强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老年人集中供养服务,将零星自然村人口集聚到中心村,整合行政管理、助餐、医疗、购物、客运等服务资源,减少重复投入,提升养老服务覆盖面。”网民柳某这样建议。
网民陈某提出,积极发展乡村养老模式,在提升农村医疗设施与服务能力的基础上,鼓励城市居民选择乡村养老,享受良好生态环境与田园生活。
养老服务人才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关键力量和重要支撑。网民刘某建议,加大对从事养老服务业青年人才的扶持力度。在职业培训体系完善、薪酬待遇保障、社会荣誉激励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加快建设一支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的专业化、高素质养老服务队伍。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是丰富养老产品和服务供给、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需要。部分网民对此提出了意见建议。网民王某建议,在养老服务、文化和旅游、老年用品等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培育“银发经济”经营主体,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网民梅某某聚焦“培育养老服务新业态”,建议进一步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研发攻关与应用试点,推动产品在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等场景中的应用验证与迭代升级,形成一批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的机器人产品。
同时,也有网民关注养老诈骗。网民王某某提出,常态化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坑老”“骗老”行为,减少老年人上当受骗现象。
关键词:探索“老有所为”新形式
老年是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部分网民就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发挥“银发力量”提出意见建议。
网民黎某某建议,积极开发利用老龄人力资源,特别是高技能、高知识、高经验的老年人才,使其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建立一套覆盖全国、精准对接、激励相容的“银龄创新引擎”体系。
“通过设立‘银龄党建指导员’‘老党员工作室’等,充分发挥其在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党员教育管理、矛盾纠纷调解等方面的经验优势,协助村(社区)党组织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创新组织生活形式。”网民何某提出。
网民吴某某建议,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老年大学兼职教学等,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和价值实现,同时减轻人口老龄化压力。
“充分发挥离退休教师在引导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中的工作经历优势。”网民李某某提出,健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相关工作机制,增强广大离退休教师老有所为的职业成就感和社会荣誉感。
关键词:精准救助
精准是社会救助制度公平公正运行的应有之义,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记者梳理发现,部分网民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建议落脚在“精准”二字上。
网民李某建议,整合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等资源,构建高效协同的综合救助体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精准帮扶,确保救助资源精准投放。
关键词: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
孩子们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网民张某关注农村少年儿童寒暑假期间的看护和教育问题,建议由乡镇支持、村委会负责,开展寒暑假公益托管服务先行试点,并招聘大学生志愿者加入托管教育服务队伍。
“加强儿童安全教育,开发涵盖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防欺凌、心理健康等主题的读本或课程。利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互动游戏等形式,增强课程趣味性和实效性。”网民张某这样建议。
就如何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网民王某提出,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设心理健康学科教育内容和专业教师、社工岗位,做好基础性的普测、筛查和重点人员的干预、疏导。
特殊儿童,值得更多关爱。网民王某某建议,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增强普惠保障能力,努力促进特殊儿童青少年学有所教、弱有所扶,切实保障其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利。
关键词:促进残疾人康复
康复辅助器具对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降低其产品价格,能有效减轻残疾人家庭经济负担。网民曹某建议,推动听力辅助设备普惠化,将高端助听器、人工耳蜗等设备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或通过“政府补贴+企业让利”模式降低产品价格,让听障人群享有普惠性助听设备。
关键词:推进移风易俗
殡葬改革和婚俗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经梳理,部分网民围绕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提出了意见建议。
网民彭某建议,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节俭办理喜事丧事,杜绝铺张浪费;充分发挥妇联、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等各类组织的力量,推动“身边人管好身边事”,凝聚改革合力。
“倡导树立新型婚恋观,在乡村社区与城市街区广泛宣传,特别是在关键时期加强引导,纠正高额彩礼等不良习俗。”网民董某某这样建议。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