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会介绍 学会动态 社保资讯 学术园地 法与政策 会员专区 媒体报道 联系我们

学会动态

学会动态 学会热点

数字化与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大家谈第五期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24-12-22 来源:秘书处 浏览:469次

会议现场

  2024年12月21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和腾讯可持续价值事业部共同主办的“共同富裕大家谈”第五期在北京国二招宾馆举行,会议主题为“数字化与共同富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中央网信办原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原副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贤良为会议致辞。

  中国劳动学会会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明,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李哲,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院长李韬,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教授何文炯,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全国老龄办公室原副主任、复旦大学教授吴玉韶,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教授林闽钢,清华大学教授、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邓国胜围绕会议主题作了报告。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教授席恒最后作了总结发言。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浙江工商大学教授王杰秀和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鲁全先后主持开幕式与主题演讲环节。

  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等十余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学界代表和来自腾讯公司、四川久远银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实务界代表,以及来自多家媒体的记者代表等计50余人出席会议。

郑功成致辞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首先代表主办方对与会嘉宾和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介绍了“共同富裕大家谈”活动的意义与简要历程。他接着指出,在第四次科技革命推动下,数字化正在深刻影响着当今世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模式,也在改变着经济增长、财富创造与分配格局。中国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特别需要正视其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影响,并追求普惠共享的数字社会主义。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公有制经济为发展数字社会主义提供了政治底色和经济基础,而10亿以上量级的消费者群体则是推动数字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条件。他进而指出,我国事实上正在沿着数字社会主义的方向迈进。如国家对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给予极高重视并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加以规制和引领,国有企业扮演着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网普及化的重要角色,以腾讯等为代表的一批民营互联网企业则将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作为自己的使命并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人民群众正在享受着越来越多的数字化福利。他强调,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目标,数字化发展还需在三方面继续努力:一是明确公平普惠共享的数字社会主义取向。因为大数据技术驱动的数字经济呈现出几何级数增长,涌现出的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总体效能,如果追求数字资本主义,势必形成越来越大的贫富分化鸿沟。因此,国家应当明确,我们需要的不是放任自由的数字资本主义,而是能够造福全体人民的数字社会主义。为此,既要大力促进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与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又要将其纳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大局,利用中国制度的优势,在数字技术开发与应用中植入共享发展、共创公益的元素,在数字产品及其使用中注入服务全民、公平普惠的理念,使之成为支撑共同富裕的有效工具与有力手段,防止数字化走向共同富裕的反面。二是要增强数字技术及其应用中促进平等与和谐的关怀伦理。因为任何技术如果脱离了科学的伦理,都可能走向造福人类的反面,数字技术也是如此。如果任由数字技术开发者和利用者作为,就可能陷入利己主义的深渊,进而带来危害社会的恶果。如制造新的不平等、造成新的社群隔离、使财富向更少数人集中、劳动者与消费者被数字技术牵引而失去自主性,等等。因此,在我国的数字化进程中,必须注入关注弱势群体权益、关注劳动者正当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关怀伦理,防止和杜绝算法牵引将人变成技术的奴隶。特别是要在机器替代人、智能化工具替代人等方面保持理性,就像电商对实体店的替代一样,数字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是一柄双刃剑,我们只有同时关注并抑制其可能衍生的负面效应,才能用其造福人民,促使其成为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加速器。三是要营造共创公益的政策环境与社会氛围。针对当前社会普遍接受数字技术及其工具广泛应用而回避其存在的相关问题的事实,建议国家通过更加明确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制,引领数字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方向,通过打造数字公地,将数字资源作为公共物品,促使科技向善、商业向善和共创公益成为数字化进程中的新风尚。同时,倡导数字企业与应用者注重社会价值创新,通过数字技术及其有效应用来切实解决复杂社会问题、推进公共政策精准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最终使数字化转换成为可供全民共享的技术红利,进而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助力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理想境界。

任贤良致辞

  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中央网信办原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原副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贤良在致辞中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现代化离不开当今世界代表最先进科技和最发达生产力的数字化的支撑,因此,依靠“数字化赋能现代化”自然就成为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他表示,数字化在推动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均等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由于数字基础设施可及程度与数字技术使用能力等差异,也带来了区域、城乡、群体、行业间数字化发展不平衡,数字化资源分布不均,数字化公共服务普惠化不足等挑战。未来,可通过以下路径以数字化助力实现共同富裕。一是发展数字经济,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促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二是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的普及率、及时性和公平性,解决区域、城乡及群体间存在“数字鸿沟”,数字能力建设不足,以及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三是推进文化数字化建设,加强数字服务基础设施普及和公共文化服务云建设,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四是深化数字领域交流合作,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势,以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以安全作为底线要求、以普惠作为价值追求,推动网络空间创新发展、安全发展、普惠发展,让数字技术发展成果惠及各国人民,携手迈进更加美好的“数字未来”。

王杰秀主持开幕式及主题演讲(第一阶段)

杨志明发表演讲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明作了题为“数智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演讲。他指出,共同富裕的基础是充分就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数字赋能就业创业,数字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时代已经到来,现如今的就业服务体系的好品牌都需要有数智赋能,数据已经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面对当前经济回升中多种冲击叠加的挑战,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他认为,数智赋能创新的“底气”来自就业服务中积聚的海量数据,要想激发就业创新活力,需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当前,数智赋能技能人才出现一些趋势性变化,包括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新增劳动力供给由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一大批新生代、网生代投身新业态。这些趋势要求我们要更加重视人力资本的投入,既要构建促进现代产业发展的高质量人才队伍,也要给予大龄、超龄人才有温度的帮助。数智赋能的就业形势要求加快激发数字经济活力的机制创新、加快数智赋能就业创业的技术创新、加快产业融通和智慧场景的创新、加快数字经济的人才创新、加快数据要素聚集的环境创新。他提出,应将发展技能人才和“人才强国”融合共进,重视培育创新能力,尤其是重视建立在坚实算力底座上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拥抱数据、拥抱就业创业,以高质量就业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实现。

李哲发表演讲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李哲作了题为“为社会议题寻求数字化解法”的演讲。他认为,推动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企业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财富创造的市场主体之一,助力共同富裕更是其中之意。从战略目标来看,社会主义特色的企业既创造经济价值,也创造社会价值,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是社会主义企业的特征之一。只有通过不断在一线思考、场景实践,才能找到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他表示,腾讯在实现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方面有三个“解法”:第一,在民生普惠领域,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还较为滞后,数字化鸿沟较大,需要充分发挥腾讯多年积累的技术能力,因为原有技术能力的积累和释放,使得偏远地区和弱势群体能够更容易地获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使得公益资源的分配更加透明和高效,有可能极大地提高社会议题的解决效率。第二,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腾讯的社会化连接能力有助于打通“阻点”和“断点”,将原来社会议题中离散的状态集中;可以创造新的社会供给,把原来存在但是相对离散的社会向善力量汇聚起来,成为具有创造力的社会创新协同网络。第三,科技创新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腾讯在科技创新方面,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布局前沿探索,在未知领域寻求可持续长期支持。在实现社会价值创新的路上,腾讯与社会各方形成共识、共创与共同行动,逐步找到创新的路径与解法,助力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的融合发展、助力共同富裕。

李韬发表演讲

  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李韬作了题为“共同富裕视域下数字发展与数字平权”的演讲。他指出,数字化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导力量,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数字化助力共同富裕包含五层内在逻辑:一是数字经济已成为新引擎新动能,为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二是数字化助力个体拓展发展机会和可行能力,为共同富裕提供不竭动力。三是数字化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为共同富裕夯实根基。四是数字化更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五是数字化有助于破除人脑中的桎梏,以创新、开放、包容、共享的理念助推共同富裕。他表示,数字化在发展进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挑战:如数字时代的权力转移与再平衡问题、收入差距问题、机会和就业不平等问题、数字“加速社会”深刻影响主观福祉的问题等。对此他认为,应从五方面着手:一是要坚持数字平权,筑牢共同富裕的价值基础。二是要进一步释放数字生产力,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数字可行能力建设,为共同富裕提供必要基础保障。四是进一步提升数字文化力,为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精神文化支持。五是加快培育心理资本,提升微观个体的主观福祉。

鲁全主持主题演讲(第二阶段)

何文炯发表演讲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教授何文炯作了题为“数字化助力共同富裕的浙江探索”的演讲。他指出,浙江省多年来充分借力数字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效能,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他表示,浙江省注重以数字化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通过引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了产业的智能化水平,促进了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从而增强了产业的创新能力。得益于数字化引领的创新能力提升,浙江省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他还指出,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不断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和人群间的差距,其中最重要而艰巨的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民发展。浙江省注重以数字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通过持续推进乡村数字新基建、加快发展乡村数字经济、构建产业链数字化管理系统、推进乡村数字新治理、推进乡村数字新服务这一系列举措,促进了农村进一步发展。他认为,健全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浙江省积极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精准识别和精准供给机制,通过数字化改革,提高了服务精度、效率和群众的满意度。他还表示,实现共同富裕,还需要科学有效的治理机制,为全体社会成员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浙江省利用数字技术促进政府履职和政府运行形成即时感知、科学决策、主动服务、高效运行、智能监管的新型治理形态,实现了由“碎片化”治理向“整体智治”的转变,健全了政府高效协同治理机制。

吴玉韶发表演讲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全国老龄办公室原副主任、复旦大学教授吴玉韶作了题为“养老的诗与远方——数智化养老的机遇与挑战”的演讲。他指出,科技应对、智慧养老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中的重要部分。传统养老服务业以人工近身服务为主要特征,而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将推动传统养老服务业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现代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他表示,当前中国数智化养老的政策、产业、研究联动氛围基本形成,开启了数智化养老管理决策、数智化设施推广应用、多链条数智化服务、数智化产品的新路径四大发展领域,但还存在炒作概念、注重需求不够、产品市场不成熟、可复制成功模式不多、标准规范缺失等问题。他强调,未来应以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引领数智化养老发展,鼓励老年人积极自立而非消极依赖;以融合发展为数智化养老的灵魂,明确数智化本身并不能养老,而是需要与传统的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模式有机融合;以人本服务为数智化养老的本质,在理解老年人心理生理特点的基础上真正读懂老年人的真实需求,重视其体验感;以创新研发推动数智化养老,通过研制整体性、一站式解决方案,解决软硬件之间、设施与设施之间缺少共享互联的问题。

林闽钢发表演讲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教授林闽钢作了题为“数字化与社会救助”的演讲。他指出,社会救助数字化治理经历从电子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到数智化的演变,数字化赋能社会救助,可以让中国社会救助实现“弯道超车式”发展。他认为,社会救助数字化治理需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这包括促进整体性连通性,实现统一数据化,直面高度复杂性,实现从“管理者为中心”转向“使用者为中心”。同时,还面临着统一的数据库建设有待加强,整体性治理网络尚未形成,数据分析使用的层次性仍需加深等方面的挑战。他建议,社会救助数字化治理要加强顶层设计,引导数字化协同全面推进,将社会救助数字化治理置于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大局之中。要注重制度安排,完善社会救助数字化治理的政策体系,以标准化建设推进主体协同、资源链接,打破层级、地域、系统之间的连接壁垒。要强化技术应用,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进一步运用到社会救助管理之中,实现流程再造、规则重塑、功能塑造、生态构建,整合政社企多方救助资源,链接线上线下,推动救助业务协同、救助服务供需匹配、救助结果高度共享,促进救助效果的整体提升。

邓国胜发表演讲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慈善分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教授邓国胜作了题为“数字化助力公益慈善事业更好促进共同富裕”的演讲。他深入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对公益慈善事业的筹款、志愿服务、内部管理、监督以及公信力建设的积极影响,并分析了其对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深远意义。他强调,数字化技术通过社交媒体、支付技术和智能推荐算法,显著提升了公益慈善行业的筹款和志愿服务能力。数字化平台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志愿者与服务项目的精准匹配,有效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效率和体验。他指出,在内部管理方面,数字化技术优化了公益慈善组织的资源配置,提高了管理效率和透明度。在监督管理方面,数字化技术通过区块链等不可篡改、可追溯的方式,显著提升了公益慈善组织的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他认为,数字化公益在第三次分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共同富裕。数字化技术拓宽了公众参与渠道,促进了区域间资源的均衡分配,并通过对社会观念的深远影响,构建了良好的社会资本环境。未来,数字化公益的发展还面临技术壁垒、数字鸿沟和隐私保护等挑战,为此他呼吁,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优化,在关注技术创新的同时,应注重制度设计、数字公益伦理建设、数字公益治理和社会共识的建立,确保数字化在公益领域的应用能够真正造福大众、促进社会和谐。

席恒作总结发言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教授席恒在会议总结中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更是中国式现代化有别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独特概念和文明形态。他认为,共同富裕是通过对全体居民的收入增加机制、收入调节机制以及政策技术的赋能机制,不断缩小区域、人群和行业差距的国家战略。以现代数字技术为先进生产力的数字化,对共同富裕战略有着深刻影响。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赛道,数字经济是人类财富的新积累机制,为全体人民收入增加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数字社会能够精准识别每个个体的社会需求和收入状况,为低资源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提供有效分析和相应研判。数字政府可以通过技术赋能和政策赋能,为不同人群的收入提供政策调节手段。他还指出,实现数字化促进共同富裕,数字技术的开发运营商要立足于社会需求,通过不断迭代数字技术,为社会议题寻求数字化解读;政府应当将数字技术融入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领域并进行合理规划;学界应当厘清数字发展和数字平权等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数字技术如何促进相应领域的发展。他表示,伴随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序推进,数字技术通过数据、算法和算力等数字要素的不断优化和迭代,能够有效促进中国社会的财富积累和合理分配,同时有效弥合并不断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规避数字鸿沟和数字不平等问题。

  “共同富裕大家谈”是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在腾讯公司支持下,于2022年创设的学术交流机制,旨在配合党和政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时代主题,汇聚学界、经济界、实务界等有影响的专业人士,共同探求走向共同富裕的发展思路与实践路径,为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做出应有的理论贡献。这次会议聚焦“数字化与共同富裕”,深入讨论了数字化助力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创新,做出了很多重要的判断,提出了很多重要的观点,阐述了很多重要的关系,这些将有助于让数字化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间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0955853       联系人:杨老师
邮箱:caoss_org@163.com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407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