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7日,为深度剖析社会保障体系在多元场景下的运行实效,挖掘基层实践中的创新智慧,促进学术研究与政策实践的紧密融合,构建更加公平、高效、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和云南民族大学主办,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教学委员会和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社会保障优秀调查报告与案例分析报告”成果分享会在云南民族大学成功举行。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监事、南京大学教授童星,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兼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建定,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曹信邦,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教授蒲晓红,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教学委员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立剑、辽宁大学教授边恕、广西师范大学教授肖富群、南京大学教授严新明等出席了成果分享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等37所高校的150余名师生参加了成果分享会。本届成果分享会开幕式由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马忻主持。
马忻主持会议
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邹永松研究员致欢迎辞,在简要介绍云南民族大学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后,他认为民族大学要关注民族地区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关注民族地区的民生福祉。此次社会保障优秀调查报告与案例分析报告成果分享会的召开意义重大,为社会保障学界搭建了交流与学习的优质平台,与会学人能够深入研讨、积极分享,共同助力社会保障研究与实践的不断进步。
邹永松致辞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兼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建定在致辞中强调高校学生社会保障优秀调查报告与案例分析报告的评选对于促进社会保障学科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指出,这次成果分享会上交流的优秀调查报告与案例,反映了我国社会保障的丰富实践,做到了教学相长,为强化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创造了机制,亦可以为国家相关政策精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丁建定致辞
在前期的作品征集活动中,共收到来自全国111所高校共计208份作品,经过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多名专家匿名评审,评选出26份优秀调查报告和19份优秀案例分析报告。
本次分享会以四个平行论坛和腾讯会议直播的“线上+线下”方式同步进行。
分论坛一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监事、南京大学童星教授主持,四川大学蒲晓红教授和云南民族大学李凤琴副教授进行点评。
第一阶段,西北大学的李龙林同学分享了《数字赋能:社会救助“精”与“准”的实现之路——基于陕西省推进精准救助的案例研究》,四川大学的朱少华同学分享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探寻重庆市沙坪坝区“主动发现”社会救助工作机制的创新性治理逻辑》,重庆科技大学的宋骏同学分享了《“就”在家里,暖在心里——大型公租房M社区“家门口就业”创新实践》,河海大学的巴瑾蓉同学分享了《“盘活”宅基,“再造”社区——上海市奉贤区农村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之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张天睿同学分享了《乡贤“椒”灌心血,山村展露新颜——豫西北沟山村“新乡贤”发展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
第二阶段,重庆工商大学的薛璟佩同学分享了《家庭医生为何“叫好不叫座”——探索重庆市南岸区家庭医生发展的未来革新之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倪靖媛同学分享了《数字守护桑榆晚:“新河”何以解“枷锁”?——智慧平台赋能下社区养老负载的纾困之路》,云南大学的陈琪同学分享了《公益为舟载福至,盈利作帆活力扬——理论融合视域下“三块三”伙食团的长效运营之路》,华中科技大学的曹蓉同学分享了《从授“鱼”到授“渔”: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的衔接机制研究——以武汉市户部巷社区“石榴花”夜市为例》,西北大学的贾鑫同学分享了《“暖心食堂,夕阳关怀”——陕西省农村养老助餐服务体系优化研究》
四川大学蒲晓红教授点评
云南民族大学李凤琴副教授点评
分论坛二由华中科技大学丁建定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曹艳春教授和南京大学严新明教授进行点评。
第一阶段,内蒙古大学的赵坤炀同学分享了《慈善微光,将难以为继!草根慈善组织的现实困境及前路探索——以鄂尔多斯市志愿服务团为例》,济南大学林研星同学分享了《温暖生命最后一公里:健康中国背景下农村安宁疗护实施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S市L县Y村采访案例》;重庆工商大学黄政龙同学分享了《主动心,健康行:城市社区老年人主动健康管理自我画像、影响机制与提升策略研究——基于重庆市的调研数据》,云南民族大学李成燕同学分享了《老龄化浪潮中的长护方舟:从个体微光到社会暖阳——昆明市“长护险”政策执行效果评估与展望》,湘潭大学莫卷舒同学分享了《何以在地享桑榆:社区养老服务联合体通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以湘潭市唐兴寺社区实践为例》。
第二阶段,成都中医药大学李悦同学分享了《C市长护险:社商合作的翻山越岭路探寻长护险经办困境的破局之策》,河北经贸大学的郑洁同学分享了《从“居养隔离”到“原居安老”——探索青园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发展之路》,山东师范大学的王润泽同学分享了《信息化时代老年数字鸿沟社区治理路径及多元协同机制——基于济南市的调查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的朱有豪同学分享了《“幸福院+幸福食堂=山村老人笑颜颜”:幸福食堂如何撬动农村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山东省济南市G城区农村幸福食堂建设为例》,南京师范大学的杨睿灵同学分享了《困在时间里的他们:认知症老人照护体系的创新模式——基于悦华“老小孩”成长中心的案例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曹艳春教授点评
南京大学严新明教授点评
分论坛三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曹信邦教授主持,广西师范大学肖富群教授和云南民族大学刘青峰副教授进行点评。
第一阶段,辽宁大学的毕研菲分享了《“内外兼修”打造“品质养老”:适老化改造与养老服务综合体的共生效应——基于沈阳市13个社区的调查研究》,西安交通大学的曾威同学分享了《促进还是抑制:逆向反哺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的夏巾语同学分享了《北京市老老人养老服务保障的调研报告》,华东师范大学的牛鹏皓同学分享了《关于上海市C区政府老年助餐食品安全监管的调查研究》,济南大学的尤慧鑫同学分享了《舌尖上的养老:老年助餐服务政策执行偏差及调适方向研究——基于J市的调研》。
第二阶段,湖南师范大学的徐梦星同学分享了《“闹市贫居”竟成“养老桃源”:长沙金科园社区养老模式的筚路蓝缕之路》,北京师范大学的滕嘉暄同学分享了《激活社区慈善内生动力的实践探索——基于五个社区慈善实验试点的调查研究》,华东理工大学的苏健民同学分享了《“黄发怡然”上海市纯老家庭——老年人养老现状与需求研究》,重庆科技大学的钟宏同学分享了《智“惠”晚年,乐享安康——重庆市智慧养老服务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的郑李同学分享了《“乡聘村用”政策视域下边疆乡村医生的流失困境与实践进路研究——基于崇左市龙州县的调查》。
广西师范大学肖富群教授点评
云南民族大学刘青峰副教授点评
分论坛四由西安交通大学王立剑教授主持,辽宁大学边恕教授和云南民族大学聂丽君教授进行点评。
第一阶段,四川大学的白佳夕同学分享了《共同富裕导向下多维相对贫困识别指标体系构建、实证测度与治理策略:基于川西北434个农牧民家庭的入户调查》,湖南农业大学的谢妹芳分享了《中方县“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调研报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王炳栋同学分享了《四方联动:暮年老人安心养老有“医”靠的秘诀——基于郑州市福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养老创新实践》,云南财经大学的何顺群同学分享了《云南省普惠型养老服务现状调查报告》,山东财经大学的赵雨萱同学分享了《中国特色老龄社会治理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照护困境现状及破解路径研究——基于山东省八地市的调研》。
第二阶段,安徽财经大学的陈玥同学分享了《Who Cares for Caregivers:我国城乡失能失智老年人非正式照料者困境调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刘今维同学分享了《银发经济视域下北京市老年教育服务发展模式与对策建议研究》,江西财经大学的周彦呈同学分享了《“以托促育”:托育服务对妇女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南昌市的问卷调查》,广西财经学院的王舒婷同学分享了《个人养老金缴费意愿影响因素调查研究》,桂林理工大学的周夏宇同学分享了《乡村振兴视域下退休人员回乡定居的影响因素调查报告》,东北财经大学的韩琳沁同学分享了《解决保障难题,共筑安全之翼——大连市外卖骑手社会保险参保行为影响因素调查》。
边恕教授主持闭幕式,童星教授宣读了第三届“大学生社会保障优秀调查报告与案例分析报告”征集活动优秀成果名单。童星教授、丁建定教授、马忻院长、蒲晓红教授、王立剑教授、肖富群教授、严新明教授等为获奖团队代表颁奖。曹信邦教授对本次成果分享会进行总结发言。本次成果分享会,同学们积极参与,所提供参赛作品质量高、分析透彻,作品涉及内容既有养老服务、贫困识别、老年教育,也有新业态社会保险参与、慈善组织等。参赛同学表示,期待“全国大学生社会保障优秀调查报告与案例分析报告”活动能够持开展,成为社会保障领域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与实践探索的重要平台,为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进步源源不断地注入青春活力与创新智慧。
童星、丁建定为获奖同学颁奖
合影留念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