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会介绍 学会动态 社保资讯 学术园地 法与政策 会员专区 媒体报道 联系我们

学会动态

学会动态 学会热点

医疗保障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第四次委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发布时间:2024-06-07 来源:秘书处 浏览:193次

会议现场

  2024年5月25日,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医疗保障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第四次委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100多名委员出席大会。

  在大会上,学会副会长兼医保专委会主任申曙光作了《医保专委会2023年工作报告和2024年工作安排》的报告;学会副会长兼医保专委会常务副主任严娟主持了第一阶段会议并通报了4名新增个人委员的情况;医保专委会秘书长周剑、副秘书长马丽、翟梦媛,医保专委会秘书处项目部张圣和、焦洋、王建等人分别专题报告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 。医保专委会副秘书长金永红主持了第二阶段会议。

严娟主持第一阶段会议

申曙光作大会报告

  学会副会长兼医保专委会主任申曙光在报告中回顾了过去一年医保专委会在项目建设、学术交流、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在学会领导下,专委会按照郑功成会长提出的“期望专委会成为医保理论研究的引领者、医保政策完善的促进者、医保经办现代化的助力者”的要求,围绕国家实施“健康中国”和“大数据”两大战略的决策部署,全体委员凝心聚力,发挥智库优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扎扎实实开展了一系列注重实效的研究项目和活动,在做专上夯实根基,在做深上拓展空间,在做精上谋求发展,较好地实现了年度预定目标,并完成了学会交办的各项工作。

  2023年度,医保专委会紧密配合国家中心任务,在助力回应“热点”、攻克“难点”、打通“堵点”、补齐“断点”等方面逐一破题,其中“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研究”、“体外诊断试剂编码标准研究”、“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维护及应用指导服务”等重大项目成果已被国家采纳并转化为国家政策。医保专委会秘书处全程推进、保障到位,为课题项目的顺利推进和成果产出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管理上,医保专委会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项目管理;优化委员结构,持续完善专家库,为项目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加强秘书处队伍建设,在培养年轻员工过程中,以打造一流团队为目标,注重梯队培养,加深年轻成员的思想认识,营造发展空间,让年轻人胸怀大志,心怀初心,目标高远。

  下一年度,医保专委会将继续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和专题研究,打造学术品牌、优化智库平台,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工作效能,一如既往地发扬传统,弘扬自身优势,不断开拓创新,切实履行智库平台的使命担当,力争成为三医理论研究的引领者、三医协同发展的促进者、医保治理的助力者,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专业力量和专家智慧。

金永红主持第二阶段会议

周剑发言

  医保专委会秘书长周剑汇报了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数据库动态维护及应用项目开展情况。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是构建医保标准化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医保信息化建设的数据支撑,对于提升医保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就受国家医保局委托协助开展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工作,在郑功成会长的领导下,按照国家医保局要求,先后组织相关专家完成了18项编码标准的研究制定和落地实施等任务,并持续化、长效化做好相关工作,一是平稳做好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数据库动态维护工作。专委会项目组全天候不间断支持全国医保部门、两定机构、药耗企业等85类维护角色,120多万维护人员在线操作,及时接待咨询及问题处理,确保数据库信息完整、动态调整、方便实用,推动编码维护更新及时性不断提升。二是开展编码应用的技术指导。赴多地开展公益性培训;跟踪调研32个省份,并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召开各类座谈会,完善落地应用长效机制,助力实现临床应用、医保支付结算信息数据的全链条管理,为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夯实基础;三是持续充实优化百人专家团队,及时梳理医保编码应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研究解决落地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确保全国60余万医疗机构、50余万药店医保编码顺畅应用。四是持续探索创新,不断开展体外诊断试剂、长期护理保险信息业务等编码研究,为打造医保基本功持续蓄能。

马丽发言

  医保专委会副秘书长马丽以医保标准化工作机制研究项目为例,介绍了医保专委会在标准化基础研究方面的工作。标准化工作机制是推动标准化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基础保障。《“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对健全细胞标准化工作体制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医保专委会受国家医保局委托开展医保标准化工作机制研究,通过梳理分析标准化建设现状,研究提出医保标准体系系构建和规划建议,并协助起草全国医疗保障标准化工作组筹建材料,为“十四五”期间医保领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修订和立项提供决策参考。

翟梦媛发言

  医保专委会副秘书长翟梦媛作了异地就医实践协同研究的报告。国家医保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目标任务中明确提出,2025年底前要将群众需求大、各地普遍开展的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逐步纳入跨省直接结算范围。医保专委会在在国家医保局医保中心统一指导和协同推进下,聚焦部分门诊慢特病病种,通过政策归集梳理、结算信息实证研判、试点地区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在多位委员、专家的支持下,研究现有病种命名、内涵规范及病种认定标准,并将门诊慢特殊病种与疾病诊断编码进行适配,协助探索门诊慢特病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新路径。助力提升异地就医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待遇便携性,为我囯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三医”协同发展贡献专家力量。

张圣和发言

  医保专委会秘书处项目部张圣和作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现状的专题分析报告。2023年,国家医保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稳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有序调整优化医疗服务价格,高效指导各省加快审核新增价格项目,有力支持医疗技术创新发展,有序编制医疗服务立项指南,规范整合现行项目,有力促进公立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各省共计新增价格项目 2000余项,同比增加93%,同步通过现有价格项目兼容方式解决一批改良型医疗技术进院收费问题。贯彻“以服务产出为导向”的立项思路,陆续发布器官移植、量表评估、中医(灸法、拔罐、推拿)、中医外治、口腔种植、辅助生殖、中医针法等7批立项指南,多类项目并行征求意见,医疗服务新规范逐步形成。

焦洋发言

  医保专委会秘书处项目部焦洋作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研究的专题报告。医保专委会开展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研究,在价格招采司指导、价采中心协同推进、各地医保部门及相关专家全力支持下,按照《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的方案》中的要求,针对现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分类与代码数据库为基础,明确顶层设计和底层逻辑,开展了国家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编制研究工作。提出的立项建议,已被国家医保局采纳,为构建形成内容明确、边界清晰、适应技术进步和临床需要,便于评价监督的医疗服务计价单元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王建发言

  医保专委会秘书处项目部王建介绍了“医用耗材医保通用名修订优化项目”。他首先从医用耗材医保支付管理的视角,阐述了建立医用耗材医保通用名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介绍了如何利用医保医用耗材编码数据库入库的真实数据,根据国家医保局医保医用耗材“医保通用名”命名规范,结合临床使用习惯和医保管理的特定需求,参考药监部门通用名称命名规则及指导原则,优化(修订)通用名的方法路径。

  最后,大会一致通过《医保专委会2023年工作报告和2024年工作安排》以及新增委员人选。经过研讨交流,参会委员表示,在学会领导下,各位委员将继续勠力前行,携手共进,把医保专委会建设成为医保理论研究的引领者、医保政策完善的促进者、医保经办现代化的助力者。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0923317       联系人:杨老师
邮箱:caoss_org@163.com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407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