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会介绍 学会动态 社保资讯 学术园地 法与政策 会员专区 媒体报道 联系我们

学会动态

学会动态 学会热点

第四届全国养老金高峰论坛在京举行百余专家学者共议养老金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8-21 来源:秘书处 浏览:799次

会议现场

          2023年8月19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金分会承办,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四届全国养老金高峰论坛在北京国二招宾馆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促进中国养老金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为论坛致辞,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顾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宋晓梧主持主旨演讲环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作主旨演讲。来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金融机构和行业协会的参会代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等30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兼养老金分会会长金维刚主持。

郑功成致辞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在致辞中指出,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创造了人类养老金制度发展史上的两个奇迹:一是覆盖面快速推进,短期内实现了老年人皆享养老金的宏伟目标;二是养老金水平持续提高,实现了养老金待遇19年连涨。然而,现行制度安排还存在诸多不足,养老保险领域的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均未全面实现,深化改革与制度建设的任务还特别繁重。他认为,要建立高质量的中国特色养老金制度体系还需完成十项重大任务:一是坚守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促进社会公平、实现互助共济的社会保障本色,不受私有化的大账户制、全账户制的错误主张影响;二是坚定推进法定养老金制度全国统一;三是均衡用人单位与个人缴费负担;四是厘清国家财政与法定养老金制度的关系;五是缩小不同群体的法定养老金差距,促进制度公平;六是赋予制度参数弹性,走出政策僵化的困境;七是创造优良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建构多层次养老金体系的积极作用;八是实现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壮大战略储备基金;九是消减养老金制度承担的超额责任,降低公众对养老金的预期;十是让养老保险制度步入法治轨道,为全体人民提供清晰、稳定的预期。他表示,我国现已处在深化养老金制度改革最艰难之处、最紧要的关键期,从增量改革向结构优化的转变必然涉及既有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因此必须进一步凝聚深化改革的共识,以更有魄力、更加智慧的改革策略与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朝着正确的目标、沿着正确的路径快速发展。

宋晓梧主持大会主题演讲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顾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宋晓梧主持了大会主题演讲环节。他指出,养老金制度至关重要,一定要秉持正确的理念、把握好正确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应当在尊重常识与规律的前提下加快走向成熟、定型,以为补充层次养老金制度的发展提供清晰的空间。他还对各位发言者的发言进行了简要点评。

胡晓义演讲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在题为“新时代呼唤新的养老保险顶层设计”的主旨演讲中指出,2017年改革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总体方案通过并规划的20项重大任务已基本完成,党的二十大确定了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阶段,应总结过往经验、适应新阶段要求,适时制定新的养老保险改革总体方案。对此,胡晓义提出了“新时代养老保险(保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总体方案”的设想架构。方案应基于十八大以来养老保险改革发展的成就和既有总体方案实施进展情况,依据二十大精神和养老保险改革实践经验提炼改革原则,积极应对新阶段经济发展态势、人口老龄化趋势、新型城镇化进程、就业方式多元化格局等新挑战。方案主要包括七项重点任务:一是制定实施高质量的全民参保计划;二是优化“两大平台”“三个层次/支柱”结构,主动谋划居民向职工参保的转化,强化第二、三支柱的支持政策;三是重组两类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结构,探讨将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改为“记点制”的可能,增强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互济性;四是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从“央地分担式”走向“统管式”,进一步明确各级财政的责任分担;五是推进包括延迟退休年龄、调整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公式、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完善缴费标准确定机制、细化待遇调整机制等重要的参量改革;六是加紧筹集和规范使用战略储备基金,增大规模,有序支出;七是推动养老金与老年服务、老年就业的综合治理,与就业、劳动关系、老年服务、失能照护等协同推进。方案实施需要依靠三个保障措施,一是进一步理顺社保行政、监督、经办管理体制,二是采用多种新技术定期制发社会保险经验生命表、开展国家社会保险精算,三是加快养老保险立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贾江以“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保障更有品质的老年生活”为题发表演讲,对个人养老金发展思路及实践作出了详细的阐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副司长(主持工作)汪泽英,以“坚持自信自立、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为题作报告,总结了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成绩与困难,并对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贾江发言

汪泽英发言

甘为民作报告(视频)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金分会副会长、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甘为民在题为“改革助推企业年金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养老保险公司的聚焦点和重要发展契机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人口老龄化带来日渐旺盛的养老市场需求。当前我国具有老龄人口规模庞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快、高龄人口健康问题突出、老年抚养比跃升、未富先老等五大特点,推动养老金融改革十分紧迫。对此,在“做实第一支柱、做多第二支柱、做大第三支柱”的任务中,当前的关键着力点是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一是要是改变企业年金现有的短期考核机制,以2至3年的长周期来衡量投资收益率,从而提高企业年金投资收益;二是探索灵活设定职工参与率及税收优惠范围,允许民营企业放宽企业年金的职工参与率,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利润分享计划、员工持股养老金计划、股票红利计划等作为企业年金的特殊形式,纳入到第二支柱税收优惠范畴。

李文作报告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金分会副会长、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在题为“责任担当、同道同行,推动个人养老金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中指出,个人养老金自去年11月正式实施以来已取得初步进展,开户工作全面推广,缴费积极性持续提升,养老金产品持续丰富。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已成为居民理财和养老金融的中坚力量。但个人养老金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投资偏好保守,“投资”功能有待发挥;二是产品供给种类单一、同质化程度高,短期投资效果不及预期;三是仍处于“渠道为王”、以产品销售模式为主导的发展阶段,配置服务生态尚未形成。对此,李文建议一是要推动完善个人养老金的制度机制和业务模式,二是要持续加强行业机构专业能力建设,三是要共同推动个人养老金生态的建立和完善,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养老金管理。

胡兵作报告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金分会副会长、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养老金业务总监胡兵在题为“积极探索二三支柱融合发展的机制”的报告中表示,我国养老金第二支柱发展已取得重要成就,第三支柱制度体系也在2022年个人养老金正式启动实施后逐渐推开。基于目前第三支柱的发展难点,胡兵建议按照中央“社会保障制度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发展要求,推动二三支柱融通发展、服务于个人多样化养老金融需求,并为企业年金个人选择权积累先期经验。他认为,目前我国已具备二三支柱融通发展的基础条件,两者均采用完全积累制和EET税收优惠模式,账户内资产均归属参与人,且参与人群高度重合。二三支柱融通发展也是国际通行做法。胡兵认为二三支柱融通发展应遵循自愿转换、风险揭示和先易后难三项原则,着力解决规则设计、平台建设和税收政策三个关键点,遵循平稳起步、分阶段试点、分步骤实施的总体思路逐步开展。

商敬国作报告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在题为“发展个人养老金的几点建议”的报告中指出,发展个人养老金要从经济发展和民生战略高度去考虑,需要系统性统筹推进,不能简单化的从社会保障和金融角度去看待。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个人养老金的制度顶层设计需要不断地进行试点及反馈,逐渐找到制度运行的最佳机制;二是个人养老金的核心是社会属性和金融属性的统一体,二者不可分开;三是总结试点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扩大个人养老金覆盖面,同时要提高参与者的体验感和获得感。由此,当前需要探索更适合个人养老金长期投资风险偏好的资产管理模式,以及要有适当的客户选择权与高度专业化的资产管理团队。

陈有棠作报告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有棠在题为“加强养老金融教育,促进养老金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中指出,自2022年《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的出台,就意味着对国民金融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认为当前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开立、缴纳等尚未达到市场预期,需要各方持续共同发力。他强调发挥养老金融教育作用,对提高国民全生命周期养老规划意识和能力,促进养老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提出做好养老金融教育的四点建议:一是养老金融教育要契合公众需求;二是养老金融教育要向中老年等重点人群倾斜;三是对养老金融人才团队进行相应能力建设;四是政府监管机构、主流媒体等主体多方共同发力加大对养老金融教育的投资和宣传。

何文炯作报告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教授何文炯在题为“基于共同富裕的养老金体系优化”的报告中指出,养老金是最受关注的社会保障项目。但是现行基本养老金制度设计还存在诸多缺陷,包括制度公平性不足,制度可持续性令人担忧,制度运行效率不高,对改善收入分配的贡献不多等。为此要从共同富裕的要求出发,持续深化改革,建设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有效率的养老金体系。他提出五条近期改革重点方向:一是稳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给付标准,严格控制并逐步缩小老年居民与退休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差距;二是改进基本养老金制度设计,增强其反贫困功能、再分配功能和制度可持续性和运行效率;三是完善基本养老金行政管理体制;四是建立健全基本养老金精算制度;五是培育社会公众对基本养老金理性而稳定的预期,增强其参与和获取补充性养老金的内在动力。

          在下午的会议中,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金分会副会长、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聂明隽主持金融企业领导演讲环节。

聂明隽主持金融企业领导演讲环节

曹伟作报告

          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裁曹伟在题为“构建养老金融生态圈加快推进第三支柱建设”的报告中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起步早、进程快、程度深,呈现“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特征,为养老产业带来风险与机遇。他认为,通过构建养老金融生态圈,健全养老金管理,探索养老金融综合服务模式,养老产业有望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与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支撑。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从需求端出发,开展养老咨询业务,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渠道,匹配个人养老规划方案和优质养老金融服务。二是从供给端出发,加强机构间合作,促进资产、资金、客户、服务等资源的共享共建。三是结合供需两侧,探索通过产品促进养老资产和养老消费互动转化的有效途径,建立养老产业生态圈,体系化解决养老产业发展问题。

黄涛作报告

          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涛在题为“积极践行第三支柱养老金融规律”的报告中指出,第三支柱养老金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有利于提升养老保障体系公平性、灵活性和包容性,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社会财富储备。他认为,养老金融机构应坚持普惠利民、专业专注、安全稳健、开拓创新、长期主义及持续发展原则,专注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养老金业务,构建特色化养老规划和产品体系,做好养老金投资管理,以数字化引领销售模式创新,提升服务能力。为此建议,结合税优制度、账户衔接体系及产品服务创新,探索“一二三支柱”联动机制;由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发力,建立第三支柱“自动加入”机制;推动基础信息数据的共建共享,通过数字人社建设健全社保数据归集共享机制。

任志强作报告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金分会副会长、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志强就“实现养老保险二三支柱高质量发展”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本覆盖所有劳动就业人员,但二三支柱覆盖率较低,资金规模较小,应重点发展第二与第三支柱。在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方面,他建议,一是适当优化税收政策,单位和个人缴费实现全额税前扣除,退休领取时企业年金与个人养老金合并计税,适用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和专项扣除。二是简化企业年金参加程序要求。三是大幅减少企业年金单位缴费归属年限,最高归属年限控制在3年以内,或自始归属职工个人。他还建议允许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群自愿参加个人养老金,允许企业年金中个人缴费额度未用足部分缴纳个人养老金,以提高个人养老金参与积极性。

万群作报告

           恒安标准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万群在题为“提高养老金管理有效性及覆盖率的一些国际经验”的报告中指出,英国二三支柱养老金市场经验为我国养老金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借鉴。英国养老金管理模式经历了DB(待遇确定型)到DC(缴费确定型)再到CDC(混合型DC)的发展过程,帮助养老金计划更好应对长寿风险。一方面,建立企业年金自动加入机制,配合支持性政策,循序渐进提高企业年金覆盖面;另一方面,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体系,提升产品价值,为客户提供安全可持续的养老保障,满足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养老需求。她认为,长寿风险和资产负债匹配风险是当今养老金体系面临的主要挑战,应通过养老金管理模式的创新并运用长寿风险转移工具,实现长寿风险在雇主、职工、养老金机构间的转移与分担。

田军作报告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金分会副会长、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养老金执行官田军在题为“养老金发展的思考和建议”的报告中指出,企业年金的长期投资收益表现出色得益于科学的四方管理人架构设计和不断完善的企业年金制度建设。当前,资产配置对计划收益的影响越来越强,风险防控成为企业年金管理的核心工作。各方管理人应加大对年金管理系统的开发力度,通过数字化系统建设,提升年金管理效率。他建议。一是简化企业年金建立流程,推动企业年金扩面;二是搭建企业年金公共管理平台,提升年金便携度;三是借鉴职业年金的多计划管理模式,降低百亿规模年金的管理风险;四是适当拉长考核期限,增加长期考核指标权重,更好提升年金收益;五是加强个人养老金投顾服务的专业度,帮助普通参与者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投资选择。

杨俊主持专家学者演讲环节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金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俊主持专家学者演讲环节

金维刚作报告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兼养老金分会会长、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金维刚在题为“企业年金发展的困境与出路”的演讲中指出,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发展仍面临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发展不平衡、企业年金发展十分缓慢、与职业年金迅速发展之间存在较大反差等诸多困境。他认为,应当从战略高度把大力促进企业年金迅速发展作为构建多层次养老金体系、促进养老金体系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之一。他建议,推动企业年金发展突破瓶颈,一是适当降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协调推动企业年金发展;二是加大对企业年金缴费的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允许企业为部分群体先行建立企业年金;四是大力发展企业年金集合计划;五是树立长期投资理念,提高长期投资效益;六是促进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的整合与统一;七是加强年金立法,完善年金监管体系。

席恒作报告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教授席恒在题为“养老金制度:反思与探索”的演讲中表示,我国养老金制度建立以来,为提升老年群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全体人民稳定的安全预期做出了积极贡献,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养老金体系。他认为,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社会福利权诉求不断提升,养老金制度的不充分、不平衡、不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反思现行的养老金制度,探索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养老金制度十分必要。他提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养老金制度调整设想一是以科学观准确设定养老金参量,二是以全局观、统一观和共享发展理念调整养老金计发办法,三是以系统观和共享、分享和独享理念优化三层次间的比例结构,四是以统一观和发展观不断缩小城乡居民养老金与职工养老金待遇水平。

杨燕绥作报告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在题为“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扩面和替代率”的演讲中指出,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需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公平性,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二是效率性,提高养老保险替代率;三是可持续,寻找建立基金平衡机制。她建议,养老金改革应采取柔性政策。一是体制柔性,形成多层次的制度安排,如三支柱养老金体系;二是机制柔性,提供多选择的制度安排,如早减晚增的养老金领取机制;三是技术创新,为银行开户、资本市场运营和政府监管一体化养老金运行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四是采取社会治理,实现利益相关人合作与共赢,如德国在养老金计发公式中嵌入赡养负担因子。运用柔性政策促进三支柱协同,提高养老金覆盖率和替代率、实现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

郑秉文作报告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以“账户养老金的诞生、发展、挑战及未来”为主题展开演讲,他围绕账户养老金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中国引入账户养老金的主要历程,账户养老金的功能与作用,账户养老金面临的实际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他强调养老金是长期资本,作为长期资金是资本增长的动力。同时,他还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是法制,养老金的基石是信托,信托精神是养老金制度的灵魂,而法治中国建设可以促进养老金的长期良性发展。

鲁全作报告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鲁全在题为“对养老金体系建设的两点新思考”的演讲中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不仅要关注人口数量结构,更需关注人口质量结构,提出与人口质量相关的“抚养力”概念。他表示,要对公共养老保险制度重建信心,该制度虽然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生产力提高和劳动者收入提高将有利于公共养老金制度的长期财务可持续性。他建议,养老保险制度应当积极适应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形态的变化,需要对建立在工业化和受雇劳动基础上的多层次养老金体系进行新的顶层设计,以适应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需要;要不断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新就业形态的适配性,以全面提高参保质量。

朱俊生作报告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理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养老金研究中心负责人、教授朱俊生在题为“优化个人养老金政策,促进第三支柱建设”的演讲中指出,目前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效果不容乐观,亟需调整和优化政策。他建议,第一,拓宽参加范围。取消参加范围限制,为大量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创造条件,从而使其成为养老金体系中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的制度安排;第二,优化税收政策。包括明确领取时对投资收益部分做免税扣除,增强税惠吸引力;建立抵扣额度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指数化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拓展税收优惠方式,对低收入群体实施直接财政补贴,提升制度的公平性和覆盖面;第三,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与个人养老金打通,建立三支柱间对接机制,实现税收优惠政策、投资管理、缴费、账户记录和基金转移接续有效衔接。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何文炯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首先,他分别对参与上午、下午会议的政府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及业界领导的演讲进行了点评及肯定。随后他指出当前养老金研究的不足,未来养老金研究任重道远,并提出下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鼓励各界专家学者携手努力做好理论基础研究,有效地把握现实,提出建议。最后,他代表学会感谢所有领导及专家代表的积极参与和高质量的思想贡献,感谢会议组织者、会务组全体人员对本次会议的辛勤付出。

          全国养老金高峰论坛是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于2018年创设的专门探讨养老金制度改革与发展问题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旨在整合学界与业界的研究力量,共同促进我国养老金领域的理论、政策与实务研究。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0955853       联系人:杨老师
邮箱:caoss_org@163.com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407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