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劳工组织的最新旗舰报告《世界社会保障报告(2020-2022):处于十字路口的社会保障——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中文版近日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该书是继《世界社会保障报告(2017-2019)——全民社会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之后,国际劳工组织再次独家授权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组织翻译,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理事、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华颖率翻译团队完成的译著,是了解全球社会保障最新动态与发展进展的权威读本。该书的英文版前言由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盖·莱德(Guy Ryder)撰写,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教授为中文版撰写了前言。
中文版前言
《世界社会保障报告(2020—2022):处于十字路口的社会保障——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中文版是继《世界社会保障报告(2017-2019)——全民社会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文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9年版)之后,又一部经国际劳工组织授权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组织翻译的旗舰报告,堪称中文读者了解全球社会保障(护)最新进展的权威读本。
众所周知,2000年以来影响全球发展进程的最重大事件,莫过于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带来的冲击,这场肆虐全球的重大疫情已经造成了巨型灾难性后果,迄今累计确诊患者达5亿多人,累计死亡人数达600多万人,其对经济社会的深刻影响还在持续之中。在新冠疫情的应对中,社会保障(护)制度发挥出了卓越功能,其不可替代、不容低估的价值得到了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认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团队聚焦新冠疫情的影响及社会保障(护)的应对,以详实的数据资料等客观地反映了全球社会保障(护)的最新发展情况,并为到2030年实现全民社会保障(护)目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我赞同这部报告的基本主张,即要让社会保障(护)与社会、经济和就业政策保持协调一致,加快迈向全民社会保障(护)体系的进程,确保社会保障(护)体系以权利为基础、具有性别敏感性和包容性,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赞同报告的最后结论,即“新冠疫情表明了全民社会保障(护)和全民健康覆盖目标的核心地位,也表明了如果这些目标在政策上得到优先考虑,就会取得巨大的收益,反之则带来风险。任何地方的贫穷对一切地方的繁荣构成危害。在所有人都安全之前,没有人是安全的。”同时认同国际劳工组织盖·莱德(Guy Ryder)总干事的基本观点,即当务之急是将社会保障(护)体系作为重建战略的核心要素,并利用新冠疫情打开的政策窗口走上全民社会保障(护)的康庄大道,这是一种合乎道德和理性的选择,将为实现所有人的社会正义铺平了道路。
需要指出的是,在许多国家处于争论其社会保障(护)体系未来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时,中国却以自己坚定的步伐走向全民社会保障(护),这一制度体系经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对有效保障民生、安定社会秩序、助力经济恢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事实上已经成为全体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和日益有效且有力的制度保障,为当今世界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并实现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范例。目前,中国已经将发展社会保障事业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明确了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略和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任务。我们可以预期,中国将为人类发展贡献新的社会保障或福利制度文明。
感谢国际劳工组织将本报告的中文版独家授权中国社会保障学会,这是我们双方友好合作交流的又一成果,它为国际劳工组织将全球社会保障发展最新情况及时传递给中文读者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华颖带领的翻译团队在短期内高质量地完成了本书的翻译任务。华颖负责组织协调全书的翻译工作并翻译执行摘要,对全书进行审译、审校;各部分译文初稿提供者均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成员,具体如下:第1章、第5章为苏泽瑞;第2章为朱震宇;第3章为冯梦龙;第4章之4.1节为王海漪,4.2节为杨无意,4.3节为朱震宇,4.4节为胡文秀;附件为胡文秀。
感谢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为出版本书所做出的贡献。
我相信,本书能够为中文读者特别是社会保障研究者与专业工作者带来有益的启示。
郑功成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
2022年6月6日
英文版前言
自2017年上一版《世界社会保障报告》问世以来,全世界都被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震撼了。虽然我们尚未知晓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造成的全部影响,但至少有一点是不言而喻的——社会保护的价值得到了明确肯定。
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各国采取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社会保护措施,以保障人类福祉赖以存在的健康以及就业和收入。当前各国在寻求建立以人为本的复苏时,当务之急是将社会保护体系作为重建战略的核心要素。
在这场疫情造成的破坏中,出现了一丝乐观的迹象。这种对于社会保护重要性的重新认识就是其中之一。这场危机不仅凸显了社会保护的不可或缺性,而且从根本上重构了政策制定者的思维方式。他们无法再对疫情期间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线劳动者们和经常被排除在社会保护制度之外的非正规劳动者们的不安全处境视而不见。
这场危机带给我们的另一个有力的提醒是,只有当我们之中最脆弱的人也处于安全中时,我们才是安全的。无论身在何处,无论背景或工作如何,我们的福祉和命运休戚相关。如果一些人在生病或被隔离时不能依靠收入保障,那么公共卫生会遭受影响,我们的集体福祉也将受到损害。
在2021年6月召开的国际劳工大会上,国际劳工组织187个成员国的政府、雇主和劳动者们通过了关于社会保护的决议,这充分反映了对社会保护的重新认识。这有力地提醒我们,立足于团结原则、以权利为基础的社会保护体系是体面工作和社会正义的核心。
当我们开始展望危机后的复苏时,必须要牢记危机带来的痛苦教训,绝不能滋生自满情绪。现在正是各地要加强并投资于包括最低标准在内的社会保护体系的时刻,以便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任何危机。这意味着采取以权利为基础的方法,建立普遍的社会保护体系,确保人们一生中无论其就业类型或工作性质如何,都能获得充分且全面的支持。这对于我们所需的以人为本的公平复苏至关重要。
这本《世界社会保障报告》概述了全球社会保护体系的最新发展,并研究了新冠疫情的影响。报告基于最新的可靠资料,提供了关于社会保护覆盖面、所提供的福利和相关公共支出方面的广泛的全球、区域和国家层面的统计数据。报告还指出了必须弥补的保护缺口,并为“到2030年实现全民社会保护目标”提出了关键政策建议。这需要各国政府、劳动者组织和雇主组织、联合国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合作。
许多国家正处于争论其社会保护体系未来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我敦促他们满怀希望地面向未来,倾听这份报告的呼吁,利用新冠疫情打开的政策窗口走上全民社会保护的康庄大道。这是一种合乎道德和理性的选择,为实现所有人的社会正义铺平了道路。
盖·莱德
Guy Ryder
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