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2021年3月23日,正在福建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来到三明市沙县总医院,了解当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情况,对三明医改再次给予高度评价,对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做出重要指示。为什么总书记如此关注三明医改?三明医改有哪些意义和突破?应该如何推广三明医改的经验?围绕这些问题,观察者网专访了长期跟踪研究三明医改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江宇副研究员,新闻中心将访谈全文转发与此,与读者分享。
观察者网:这次习总书记专门调研三明医改,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
江宇: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赴三明沙县考察医改,并做出重要指示。这对总结三明医改经验、推动全国医改进程,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这体现了总书记对人民健康的关心,对医改工作的重视。刘延东、孙春兰两位副总理多次到三明调研。这次总书记亲自调研三明医改,充分证明他对医改的高度重视。
2016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十八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1次会议,听取福建省三明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汇报。
2016年8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7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充分汲取三明医改经验做法,“三医联动”“两票制”“年薪制”等许多做法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行推广。
2017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三次会议,专门听取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同志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汇报。
三明医改因调整医药目录、压缩药品耗材虚高价格,受到一些药品经销商的抵制,一些人为保护既得利益放出了不少质疑的声音。有人说,三明医改成了一座改革“孤岛”。针对这些情况,这次会议明确指出,三明医改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明显的,要注意推广。
其次,这再次证明,三明医改经过八年的风风雨雨,经受住了各种严峻的考验。三明医改也一度面临着激烈的争论,立场的分歧、视角的不同,都导致对三明医改的不同看法。三明以闻过则喜的态度,理性对待一切评判,不断完善政策,用事实证明了三明医改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成功改革。
再就是,这说明随着我们进入新发展阶段,医改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重要。
观察者网:很多人对三明医改的印象主要是控费用、降药价。您能不能解读一下,从2012年到现在,这八年三明医改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
江宇:是的。可能大家对三明医改早期“控费用、降药价”的印象比较深刻。但实际上,八年来三明一直在前进,已经走出了“三步走”的完整改革步骤。
第一步“治混乱、堵浪费”(2012-2013年),主要是规范药品处方行为、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实行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治理流通领域药价虚高等措施,主要实现了“让药品回归治病功能,而不是逐利的工具”;
第二步“建章程、立制度”(2013-2016年),主要是通过“三医联动”,理顺医药、医保、医疗的关系,设立医保中心和医保委,统筹推进改革,实行公立医院薪酬制度、补偿机制、考核机制的改革,实现了“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医生回归救死扶伤的角色”;
第三步“治未病、大健康”(2016年以来),则是把改革视角扩大到更大范围,在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基础上,顺势推进医疗资源结构的调整,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造性地组建“总医院”,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