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开幕式
2021年9月11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呼和浩特市红十字会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本届论坛以“养老服务规模化与连锁化发展”为主题,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及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有关精神,分析探讨养老服务体系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我国在养老服务规模化与连锁化建设方面的成绩和经验,研究提出推动养老服务业规模化与连锁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分别向论坛发来贺信表示祝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副会长尹德明、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陈俊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奇巴图、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江丹以及来自全国红十字会系统、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专家学者、内蒙古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相关部门、部分养老机构及相关企业代表约250人出席论坛。
奇巴图致辞
在开幕式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奇巴图代表自治区致欢迎词,对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表示热烈祝贺,对参会嘉宾和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有关情况。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中国红十字总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江丹先后做主旨发言。呼和浩特市副市长候选人晓芳主持开幕式。
尹德明宣读贺信
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尹德明宣读了陈竺副委员长和张怀西副主席的贺信。陈竺副委员长在贺信中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在历史的交汇点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工作部署和有关精神,认真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针对养老服务体系现状,分析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发表意见和建议。希望大家紧紧围绕本论坛确定的“养老服务规模化、连锁化发展”主题各抒己见、出谋划策、集思广益,为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各级红十字会要发挥自身优势,动员力量、突出特点,不断探索红会参与养老服务的模式和途径,全面推动红会养老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张怀西副主席在贺信中指出,养老服务业发展高层论坛已成功举办六届,已经成为国内养老服务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重要交流平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开拓创新,建言献策,共同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业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郑功成做主旨发言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举国上下高度关注的民生难题、国之大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对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已经做出了相应部署。目前,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仍很滞后,其突出表现是总量供给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服务质量不高。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实质原因是投入不足,投入不足的背后是效益偏低影响着投资者的信心,效益偏低的背后是受制于养老服务业规模有限,进而影响着队伍建设与服务质量的提升,反过来又影响着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消费信心。因此,投资者信心不足、消费者信心不足构成了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双重制约因素。面向未来,必须推动整个养老服务业大发展,关键有二:一是通过养老机构的适度规模化来提升经济效益,同时建立护理保险等制度,进而增强养老服务投资者的信心;二是通过培育、支持养老机构连锁化带动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进而增强养老服务消费者的信心。只要两个信心得到提升,我国的养老服务业就能够获得大发展,并为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撑。
江丹做主旨发言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江丹在主旨发言中指出,规模化、连锁化是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满足养老服务业数量和质量发展要求的有效途径。养老服务走向规模化、连锁化发展道路符合党和国家政策,是养老服务业未来发展的大势。曜阳养老规模化发展取得一定进展,曜阳养老机构正在向连锁化方向发展。将利用具有信息化、大数据特征的曜阳养老支持平台为曜阳养老的规模化、连锁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进一步加强曜阳养老联盟机构与中心之间的黏性,逐步推动由“联盟”向“连锁”的转变。标准化、品牌化是规模化、连锁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社会力量主动参与是加快规模化、连锁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规模化、连锁化发展的有力保障;地方政府的政策性引导是规模化、连锁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开幕式后,举行了本届论坛的主论坛。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芳,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连宁(视频),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陈俊宏,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杰秀,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于建伟,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董竞成,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黄恒学,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杨立雄分别做了以“凝心聚爱助力老有所养,人道奉献关爱夕阳更红”“养老机构连锁化发展的若干法律风险及其应对策略”“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养老服务政策发展与实践创新”“以养老机构的规模化、连锁化,助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当老年人碰到肿瘤的时候”“中国特色养老模式创新与社区居家养老”“养老服务标准化发展现状与思考”为题的主题演讲。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秘书长鲁全主持了主论坛。
王芳做主题演讲
李连宁做主题演讲(视频)
陈俊宏做主题演讲
王杰秀做主题演讲
于建伟做主题演讲
董竞成做主题演讲
黄恒学做主题演讲
杨立雄做主题演讲
鲁全主持主论坛
11日下午举行的两个分论坛分别以“养老服务发展”和“养老服务中的志愿服务”为主题进行研讨。从事养老服务研究的专家学者、养老机构的院长、红会干部等约30名与会代表分别进行了演讲和分享。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立雄,红十字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金宏图分别主持了各分论坛。
在“养老服务发展”分论坛上,浙江财经大学教授戴卫东做了题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发展评估”的演讲;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老龄事业部部长李强胜做了题为“曜阳养老服务规模化与连锁化发展的探索与思考”的演讲;荣华老年公寓院长封必荣做了题为“养老服务规模化与连锁化发展”的演讲;安徽省宿松县温馨老年公寓院长赵长水做了题为“整合资源发展多元化养老”的演讲;通辽市今夕延年康复养老中心院长吕大伟做了题为“院企联手助力内蒙古养老产业”的演讲;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副会长、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教授邓微做了题为“社区养老服务连锁化发展探析”的演讲;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白维军做了题为“家庭养老的风险标识及其治理”的演讲;内蒙古财经大学教授娜仁图雅做了题为“人口流动、家庭空心化与内蒙古农村牧区互助养老模式研究”的演讲;北京工商大学副教授杨建海做了题为“养老机构责任保险的困境与出路”的演讲。
在“红十字养老服务”分论坛上,全国十余个省、自治区的红十字会代表以及多家企业负责人代表60余人参加并发言。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教授谢红做总结发言。
“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高层论坛”是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于2015年共同发起的全国性养老服务交流平台与学界、业界、政界共议养老服务发展的稳定机制,论坛一般定于每年法定老年节(传统的重阳节)当天或前后举行。第一、第二届论坛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主题分别为“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第三届论坛在贵州举行,主题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第四届论坛在扬州举行,主题为“养老服务中的人文关怀”;第五届论坛在泉州举行,主题为“养老服务中的志愿服务”;第六届论坛在大同举行,主题为“养老服务标准化与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